close



 


             聆聽天鼓


 


藝術家吳開乾化身為鼓手,叫我們雙手輕輕平貼在木桌上,聽他敲打「天鼓」,這鼓聲非常特別,有別於平常聽到的叮叮鼕鼕的鼓樂。怎麼說呢?只覺悠悠揚揚,如入太虛之境。借用家有福氣貓頭鷹】部落格的介紹,大家比較容易認識它


 


黃先生這樂器是他由回收的廢小瓦斯鋼瓶所製, 在鋼瓶底部加以切割及鑽孔,敲擊各切塊就會發出不同的音高, 因為鋼瓶整體的共鳴好, 黃先生對各切塊大小也有很好的掌握, 所以音域及音色都恰在很安祥的範圍,而且黃先生的這個設計也沒特意將各切塊定成音階, 所以就不可能形成任何我們可能熟悉的旋律, 加之黃先生演奏時也不特意用某一種節奏, 所以黃先生的音樂就變得特別不做作, 特別的空靈, 比一般的"音樂"更接近大自然的一組"聲響",非常有意思, 而且這個圓鼓上的切線及孔點的分佈感覺上非常古老又非常新潮, 相當吸睛!!!非常不平凡的自然人及自然物!!


 


原來這天鼓算是很新創的樂器。據說這一位黃裕欽醫師某日聽到兩支瓦斯桶互相撞擊的聲音觸動了他的感覺於是他將瓦斯桶切割後加工成為這種樂器。不鏽鋼的材質,切割後還要做成藝術外型的樂器,製作過程想當然耳是「不簡單」,所以目前是供不應求


 


 




 



 


就是一種與我們庶民生活如此靠近的東西,那灰撲撲的外表,誰會想到它們經過錘鍊後,也可以進入音樂殿堂?也許它可以算是台灣發明的原創樂器吧!


有人叫它「天鼓」,有人叫它「忘憂鼓」,你覺得呢?也許來聽聽,憑你的Fu給它命名吧!


在紅毛城附近的「乾雅堂」,一對藝術眷屬的雅舍,有許多可聽可看可說的(淡水區中正路245號)


註:本文播放的音樂並非天鼓所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康小詩的貓窩 的頭像
    康小詩的貓窩

    康小詩的貓窩

    康小詩的貓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