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繫住一朵隨意來去的閒雲?
如何留住一隻自由翱翔的野鶴?
一年小編手記
「如何繫住一朵隨意來去的閒雲?如何留住一隻自由翱翔的野鶴?」
去年今日,我再度成為上班族,下意識裡,我常如此自問。自從二十多年前辭去教職(七年半),陸續在兩家出版社短暫工作後,我就頂著「無業遊民」的頭銜,遊走五湖四海----「自由」是我的名啊!
所以,親友們一聽說我去上班,常接著問:「是正常上班嗎?」我就不知道有什麼是「不正常的上班」,當然我懂大家的意思是「真的被工作框住了嗎?」
也難怪,回首自己大半生,工作的日子竟然不多,比較像是打零工的,除了第一個工作,其他工作都不超過一年。我做過最多的工作是老師:小學、國中、高中、大學、作文班、社區大學都有,再來就是編輯、不入流作家,偶爾去演講。
這一年,我的生命再轉彎,自小胸無大志的我,生命數度轉彎,東拐西彎,似乎都是在偶然的情況下發生。原以為自己要如此這般度一生,沒想到一個朝九(9:30)晚六的工作俘虜了我,換句話說,又成為一張辦公桌的俘虜了!
又成為一張辦公桌的俘虜了!
言歸正傳,這份工作是重編一套歷代經典,一位前輩張先生促成的,而且他把前置作業都做好了,包括選出要再版的書,並加以分類等工作,好像他把骨架撐起來,我就繼續築牆造屋的工作。轉眼已經出版一半了,順利「使命必達」應沒有問題。
我最擔心的是健康問題,還好之前煉了半年氣功,有本錢讓繁忙的工作消耗。我也發展出一套生活模式,上班前可以運動或作便當,悠哉吃早餐,有時還可以澆花、陪貓狗玩玩。總是在最後五分鐘十萬火急趕出家門,老爺得提醒我錢包、鑰匙、手機、車票、便當,比我還緊張,這成了每天家門口上演的戲碼。
中午一個小時的休息時間,用半個小時吃飯,半個小時出去趴趴走,往右走,走去龍山寺,往左走,走去小公園或一個文化園區。固定會吃一兩次小點心、水果,賺來似五個月的「肚量」。視茫茫、腰酸背痛是「職業宿命」。我自己管一條線,大家都忙,與同事交流在茶水間,跟我以往上班的那種大家庭模式迥異。已經搬兩次辦公桌,現在很像是在一個石窟裡,這種種情狀倒促成「把工作當修行」模式。
沒有站起來,誰也看不到誰,真是修行好石窟!
紅色封面這一半全部誕生了!
巨幅廣告,矗立天際!
在家裡,老爺升格為「煮夫」,越來越有模有樣。日子湊合湊合、馬馬虎虎,一年忽焉已過。在思緒的空隙,難免反芻我那自由的靈魂與身軀,還好工作是我喜歡的,也有一份莊嚴的使命感,就繼續前行前行。路,鋪著文化氣息的泥,兩旁種著思古幽情的樹,ㄔ亍期間,陶然!
路,鋪著文化氣息的泥,兩旁種著思古幽情的樹, ㄔ亍期間,陶然!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