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站在老店門口,那時老店已經搬走.後面那家現在是三姊妹麵店了!都還在真理街上.
2008年天生國小在縣政府的表演.
老街上某阿給店照的.
老店阿給的標準樣子.
孫子阿寶好奇吃吃看,應該是不辣的.
【康夫子開講】
秘笈二:童詩排列的形式。大要分有平頭式、平底式、階梯式、圖象式等。
一般作文課時,老師都會強調題目空四格,每一段開頭要空兩格,每一篇文章至少要有三段,那是作文的標準格式。童詩的形式,因為是一句一行,所以大多採用「平頭式」,像矩陣排列一樣。不過,有些時候,為了表現出特殊的創意,可以將文字的排列做其他方式的設計,配合詩的主題與意境,讓詩的形式更活潑有趣,例如:平底式、階梯式、圖象式等形式。以下分別來解說。
(一)平頭式:就是把每一行的第一個字,都寫在每一句的最上面(如果是橫式寫法,就從最左邊的空格寫起)。以下舉<阿給>為例。
阿給的滋味
阿給阿給
圓鼓鼓的肚子
藏了什麼寶貝
總是吃不膩
啊,原來肚皮裡包著
一絲絲,一絲絲
香香辣辣
故鄉好滋味
阿給阿給
故鄉的好滋味
異鄉的遊子
怎能不對它
牽腸掛肚
這一首是為了活動寫的,在2008年參加台北縣政府(那時還沒改為新北市)「淡水藝術舞動街坊」的開幕記者會上,由當時的天生國小童詩班同學表演,他們自己製作道具,自己編排表演內容,表演得很活潑有趣。
「阿給」是什麼呢?淡水人或在淡水讀過書的莘莘學子(尤其是真理街一帶的)都應該知道,光是名字就讓人一頭霧水,阿給其實是日語「油炸豆腐」的發音,將油豆腐的中間內餡挖空,放進炒過的冬粉,以魚漿封口,蒸得熱騰騰的,再淋上獨家醬汁,當然配魚丸湯,是最基本的吃法!那滋味真是難以形容。
以前在淡水國中教書時,寒冷的早上,沒課時好同事一吆喝,幾位同事就走到校門口外的小店(原址),每人叫個阿給唏哩呼嚕吃下去,胃暖了,人也有精神了。真是暖和的回憶,阿給的滋味也是許多淡水人或與淡水有緣的人的共同回憶。
後來,原址被學校收回變成大門的一部分,原店往下搬。可能是阿給名氣太響亮了,出現很多阿給店,連老街上也有。當然「巷子內」的人都知道要去哪裡吃原汁原味的。
如今,假日的中午,我們一家人有時會以阿給為正餐,「三瓢辣」變成我們的標準口味。從學生時代吃到老,味道沒變,變的是價錢,從兩塊五到三、四十元。不過想吃就別嫌貴,門庭若市呢!而且味蕾一旦被挑動,四匹馬都拉不住!